“可急死我了。如此大战我却要置身事外,太憋屈了!李将军,老夫人,你们就让我现在回去整顿兵马吧!我就找我那几个义子,保证不会走漏了风声。况且涪州距铜锣峡一百多里,贼人就是发现异常又如何来得急去通报。”曾英这时终于忍不住嚷嚷起来。
曾英这个人比较有意思,别看他只有23岁,但却非常喜欢收义子,甚至有些义子的年龄和他差不多大或者比他还大。他手下的一些骨干将领其实就是他的义子。
虽然喜欢收义子,但他的口碑却非常好,很多义子对他也是忠心耿耿,加上好结交的性格,人称曾公子。
“曾公子,还是谨慎小心些好,我们就别添乱了。还是按李将军所说,我们到晚上再去整顿兵马,那时最为稳妥。”秦良玉笑着打趣帮李平安抚道。
见曾英无奈的点了点头,秦良玉突然又想起一事,然后严肃的问道:“李将军走与不走,我看还是从长计议为好。毕竟京师有难,袁总督也有军令,违令终归是不妥的。”
秦良玉虽然只是一个女人,又是土生土长的四川本地人,但她却有很强的大局观,不然十几年前也不会自掏家产充作军饷率军进京勤王。
张献忠此次进犯四川,虽然身体状态已经不再适合征战,手上也已没什么精兵,但当重庆下令让她增援时,她还是义无反顾的率军顶了上去。
就是前些日子以为李平真要走时,她也没有丝毫阻拦和哀求。
因为她知道孰轻孰重。
初闻李平决定不走时,她尽管很开心,但很快就想到了这样做是不好的,也是不对的。
李平解释说左良玉已有兵七十万而其兵仅万余,北上打击李自成并不差他这点人,而且皇帝目前也并没有下勤王诏,加上他已在四川,路途遥远,现在返身的意义实在不大。
由于这几年一直在四川,加上战乱导致的信息不畅,秦良玉并不清楚左良玉目前的实际情况,也不是很清楚湖广和全国的局势,左良玉留在她心中更多的还是原来英勇善战的形象,同时她也不太相信农民军能打进北京。
因而对李平的解释,秦良玉当时觉得也有道理。加上当时更多的被开心左右,也没多想。可现在待了这半天,人也冷静了很多,她终于还是觉得不妥起来。
听秦良玉这么一说,曾英也是一愣,马上不安的看向李平。
李平是只为了面子打这一仗,是只暂时不走还是如何,的确是个很严肃的问题。
毕竟违抗军令不是可以随便闹着玩的,后患也很大。尤其李平还这么年轻,根本没有任何根基。
“若勤王令下,我定当绝不迟疑。我原为四川总兵,现在又拜征贼将军,而湖广已有平贼将军,我想皇上的意思应该也是让我先剿灭张献忠。”李平义正词严的表态。
怎么应对秦良玉和曾英,也是他计划的一部分。
见李平搬出了皇帝,秦良玉这回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由于不可能一直陪着要继续装模作样留在府中的秦良玉和曾英,当李平以要谋划军务为名离开后,石磊终于找到机会跑到李平的耳边嘀咕了几句。
“米仓一直在奇怪的看杨明?而你今天在我府外也看到了杨明?确实很奇怪!这个杨明恐怕不简单,这个米仓也有点意思。你这段时间多盯着点杨明,等这仗打完了,跟米仓谈谈。”李平若有所思的琢磨了一下后交代道。
在李平和石磊正谈着杨明时,杨明正一脸兴奋。
确定李平要回湖广了无异了,他终于不用担心可能没有用武之地了,也不用再焦虑联络不上左夫人了。
他太怀念在武昌时被众人追捧和花天酒地的快乐时光了,尤其是在左夫人的安排下几乎夜夜做新郞。
而一想到那面如桃花的玉人在轻声细语中说出的“公子大才,与其受人猜忌,不如来助我家夫君,我以先祖起誓,必不会亏待于你……”杨明就更是兴奋不已。
杨明很清楚他在李平这里已经不可能再受重用了。
作为一个读书人,他这点道理还是能看明白的。
唯一遗憾的是,那个后来送到他床上的叫雪晴的女人脸盘子有点大,也有点太壮,不太对他的胃口。
考虑到以后可能要长期在一起,他无论精神上还是身体上还真有点吃不消。
可人家把最亲近的贴身待女都给自己笑纳了,这份心意和用意以及日后的方便要是都领会不了,那自己可就太蠢了。
不过杨明兴奋,米仓可就郁闷了。
有时候,他很讨厌自己会把事情猜中。
出城没多久,他们的行军果然就开始加快,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越来越快。
而到了晚上,部队在吃过饭后更是只休息了一会儿就进入了急行军。
这时候,所有人都明白事情不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