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日军机枪中队六挺大正三年式重机枪朝抗日军前沿阵地吞吐着子弹,企图压制住抗日军的火力掩护日军进攻中队。
不断有子弹从抗日军战士耳边飞过,带起嗖嗖的风声,抗日军战士压低脑袋顶着日军的扫射,朝前进的日军开火。
不时有抗日军战士被日军子弹击倒,边上的战士将受伤的战士拖至交通壕,由后面上来的担架队抬走。
日军以不记伤亡的代价接近抗日军七师一团前沿阵地,抗日军一团于家店阵地修的仓促,只草草修好了第一道阵地,后面两道还都在构筑。
日军进攻到接近抗日军阵地50米处时已成强弩之末,遭到抗日军激烈抵抗后被迫撤回,日军在炮火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强行发起的进攻宣告失利。
后方日军第三十二联队联队长佐藤正三郎看着仓皇后撤的己方部队,他看出对面抗日军甚至比战争初期的抗日军战斗力还强。
开战初期日军无论是装备人员素质还是各部间的战术配合,都强于抗日军,而随着双方战争不断深入抗日军经过战火磨砺,尽管与日军相比各方面还存在不足但就国内各部队而言抗日军无论在火力还是兵力上都是此时中国国内最强。
在日军炮火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抗日军能够与日军打得有来有回,让日军连连吃瘪。
另外两个方向上的日军进攻也并不顺利,日军只能暂停进攻与抗日军对峙,等待后续炮兵联队抵达后,再对抗日军发起进攻。
而张廷言则指挥抗日军第七师和骑一师拖住当前日军,而后命令第十师由郭家店连夜增援长春,先解长春之围,而后回合长春部队南下,与张廷言率领的抗日军合围正面之敌。
张做舟接到张廷言的电报后感叹道:“我总是想着如何防住日军的进攻,而廷言却是在想着如何进攻日军。”
边上抗日军参谋长谢科听到张做舟的感叹,笑着附和道:“司令,依我看我们抗日军司令部这几个人绑在一块儿都比不上廷言。”
“廷言通过于家店方向日军的进攻兵力数量,判断日军长春城下主力已经撤走,为以防万一我建议让长春城内赵中锴也率领部队朝城外日军发起反击,配合第十师击溃城外日军”张做舟说道。
谢科当即给长春城内的赵中锴发电,让他与第十师尽快取得联系,双方约定进攻时间,同时对日军发起进攻,两面夹击日军。
赵中锴接到电报后兴奋不已,整整10余天他率领三个新兵团,挡住日军几十次进攻,使日军仅突破长春外围阵地第一道防线。
抗日军为此也付出巨大牺牲,许多战士都是第一次上战场,就在日军的猛烈炮火下献出了宝贵的性命。
长春前线的战士们得知援军即将抵达后,都振奋起精神,摩拳擦掌准备与援军合力消灭对面日军。
为了让十师尽快抵达长春,张做舟将仅剩的一列火车派出,满载着第十师的官兵由郭家店赶往范家屯,而后从范家屯奔袭位于沈阳外围杨家屯方向的日军。
“张军长,此次西线战役我抗日军能否取胜的关键就在于你们师能否尽快歼灭长春城下的日军,我在这里预祝张军长旗开得胜”张做舟对即将登车的第四军军长张殿英说道。
“请司令放心,这次我第10师要是解不了长春之围,我张殿英提头来见”张殿英朝张做舟语气坚定的保证道。
边上一名战士正举着火把,一阵风吹来火焰随风晃动,张殿英满是胡茬的坚毅的脸庞显得忽明忽暗。
张做舟目送张殿英登上火车,车头处锅炉手用手中的锨,猛的戳起一大块煤扔进熊熊燃烧的锅炉内。
火车慢慢启动,逐渐加速朝范家屯奔去,第十师的官兵们安静的坐在漆黑的车厢内。
不知过了多久火车逐渐减速慢慢停了下来,正坐在车厢内闭着眼睛的张殿英睁开眼睛。
站在车厢门两边的战士将厢门打开,战士们都跳下车来排好队列,全程没有发出多大动静。
火车司机被带到张殿英跟前,“长官前面就是范家屯了”司机指着一两公里外有着微弱灯光的地方说道。
“一团长,派一支尖兵去把范家屯给我摸了”张殿英对一团长熊利辉说道。
熊利辉接到命令后返回团内,从一营中挑选了一支最精锐的连队,由一营长项方仁亲自率领朝范家屯摸去。
范家村车站驻守着日军一个小队,这伙日军显然也没料到会有抗日军突然袭击,只是随便设了两个岗哨,被抗日军轻松解决掉。
等抗日军冲进日军宿营地时,日军都在呼呼大睡,抗日军战士挺着刺刀刺向正在睡梦中的日军。
抗日军有整整一个连,日军不到50人根本不是抗日军的对手,日军如同一头头被绑住四脚的肥羊一样被抗日军逐一解决掉。
顺利攻下范家屯后抗日军第十师留了一个连的兵力警戒,主力则连夜赶往杨家屯。
凌晨三点抗日军第十师主力抵达杨家屯外1公里处,第十师分三个团分三面朝日军杨家屯阵地压上去。
第十师三个团主力留在距离日军杨家屯阵地700余米处,而后各派了一个连的兵力作为尖兵朝日军阵地上摸去。
尖兵连距离日军阵地200余米时停了下来,怕继续前进会惊扰到日军。
而此时长春城的守军在赵中锴的指挥下正厉兵秣马,已做好战斗准备。
抗日军第十师经过一夜的行军,战士们整夜都未合眼,此时趴在日军阵地困意如潮水般袭来,战士们只能掐着自己的胳膊努力让自己不睡着。
凌晨四点天刚蒙蒙亮时,突然三发红色的信号弹升起,在日军杨家屯前沿阵地潜伏了一个多小时的抗日军战士们一跃而起,呐喊着冲向日军阵地。
200米的距离全速奔跑只用二十几秒,而这二十几秒阵地上的日军根本来不及反应,眼睁睁的抗日军战士挺着冲锋枪步枪冲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