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昆仲心中有了数,又提及黛玉带回来的那几家人。
贾琼端杯敬贾赦:“大叔也别闲着了,出个面,以荣国公府出面,上表朝廷下安故交,好事。”
贾赦岂会不懂这个道理,与贾琼一碰杯:“三三三剩一,给了琏儿吧。”
复爵需要朝廷赔付些银子,先给谁后给谁给多少,存乎一心之妙,非贾赦不能,自家手里无有能出其右者。
分三份自然包含着贾赦、贾琼与史家昆仲,贾赦做事不小气,懂得取舍,还给自己儿子争来一份。
再共饮一杯齐贺,挣朝廷的钱,不亏心。
与什么人便要讲什么话,与贾、史两家讲治国安邦,他们能睡着了,只能讲如何赚朝廷的银子,他们办法比你还多还巧。
在此不能废笔墨,有荼毒之害。
还是说说史湘云为难之事吧。
林黛玉为何酸刺起湘云来,史家想把她丢在荣国府不管了,两个宝玉呢,贾母挑一个就行。
史湘云自然不甘,想请贾琼去给她两位叔叔说说。
说什么说,林黛玉岂能让她得逞,贾琼一张嘴,那边就会顺水推舟将她送到自己家里来,绝不容许!
妙玉也不肯,自己还没过门呢,再多一个岂能容她,心思一动,便与贾母提了要求。
“承蒙您家多年的照看,我也无以回报,湘云便留在大观园里与我做个伴吧,等姐妹们都回来时,大观园内又是一番盛景了。”
贾母爱听这等的话,尤其是妙玉顺嘴提了一句宝玉:“我门下尚缺个行走,贵府二公子若是不嫌,可先暂时委屈些,您也知道的,我家是与皇位无缘了,能活下来已是万幸,不如先安身立命,再图日后的荣华富贵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贾母则看着黛玉,复勋贵已成定局,荣国府还是贾赦的,那么宁国府呢?
黛玉轻笑:“听闻尤大嫂子生了一个麟儿呢。”
贾母颓然。
那一脉有了新的血脉,这可不是个好消息。
可黛玉又说了一句:“只是尤大嫂子不肯回京城的。”
“玉儿怎地知晓她不肯回来,那可是国公府啊。”
黛玉心说我不让她回来呗,养着儿子在金陵不愁吃穿用度多好,回来做什么?
“过几日玉儿要去金陵送嫔妃,到时见一见她,老太太有什么话,我一句不拉给她带过去可好。”
“甚好,甚好!”
“只是。。。”黛玉抿着嘴笑:“您心中想的玉儿自然晓得,只是宁荣两族已经分开了呀,各论各的事,这可有些麻烦。”
贾母沉思不语,双玉趁机告辞。
不就是想着让贾宝玉承袭宁国公府吗,我看伱能想出什么招来。
怀着这个心事先回了家,打发妙玉走人,等着我家的轿子抬来你,你再进门吧。
妙玉倒也听话,等你走了的,我那拢翠庵里有飞天,肯定会迷住某人。
某人后知后觉被林黛玉夹枪带棒的好一顿训,到了也没明白黛玉要说啥。
“准备轿子抬人!”
“抬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