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大明开局杀 > 第六十七章 利器鸟铳(第3页)

第六十七章 利器鸟铳(第3页)

只不过,能严格依令而战的却十分少见,反正这什长从未见过能按操演时指挥及作战的部队,只是听说过。真有这样的军伍,他觉得大概就是所谓的精兵了吧!

玩了鸟铳,李平又试了试火铳。这东西操作起来更不方便,死沉死沉的,得好几个人一起才能摆弄。

战场机动性就不用说了,甚至都没有瞄准的东西,完全是概率射击。但它的威力却挺大的,不过射程并不远,也就百米之内,这应该是身管短粗导致的弹丸初速不高。

他们还没到手但李平已知道样子的三眼铳估计可能也差不多,因为它的身管更短。

试完火器后,李平对鸟铳的信心一下子暴增了起来,本来他一直对它能否替代弓箭是相当的三心二意和没有底气,现在却完全明朗了起来。

他脑子里已经遐想得满满都是部队火器化和排队枪毙的景象,于是他立即就和宋宝来谈起了鸟铳的生产问题,不过宋宝来却直接给了他一个暴击。

这几个月,宋宝来可并没有闲着,他对这东西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

他和李平解释说,这鸟铳看着简单,但工艺的复杂远远超出了他原来的想像。实际上,明代不少的书中也都有关于生产鸟铳的详细记载,只要你不偷工减料,按照工艺的标准与要求来,生产一支合格的鸟铳是极耗时间的。

一支好的鸟铳生产,其铳管都是用精铁制作。此种精铁要用10斤粗铁才能炼出1斤,只有用这样的精铁制成的铳管,才能坚固耐用,射击时不会炸裂。

而且制作时,通常先用精铁卷成一大一小的两根铁管,以大包小,使两者紧密贴实,然后用钢钻钻成内壁光滑平直的铳管。钻铳工艺很精密,每人每天只能钻进1寸左右,大致一个月才能钻成一支。

宋宝来进行了一些工艺上和生产设备上的改进,但钻好一根铳管也要十天半个月,而且最大问题是成手工人和原材料严重不足。

这玩意他只生产了三把,比现在这些铳打得还远些。但他觉得这么近的射程在战场上并没有多大用处,而且操作起来还这么复杂,潮湿和下雨的环境更是没法用,也就没太上心,更没有给李平汇报过它的试验情况。

他是真觉得这玩意和大号的穿天猴没什么区别,直把李平听得直翻白眼。

当然,李平当时的心思根本不在鸟铳身上也是重要因素。

至于火药的提纯和改进配方,宋宝来倒不觉得是多大的事儿。只要不停的对比试验就行了,就是多花些时间的问题。燃爆效果更好的初级颗粒火药也不难,但他却怀疑现在的铳管能不能受得了。

李平可不管宋宝来的困难,他现在更担心开封什么时候被攻破,也许李自成南下的时间已经不远了。部队以后要是四处流动,军械的补充更难,没有足够的远距离打击手段将是他们的重大隐患。

北方善射者多,南方善射者少,这是由边境位置决定的。这次作战,远距离打击手段显示出了很重要的作用,但他们的兵多为南方兵,弓箭手很难找,而自己培养又时间上来不急,因为弓箭手的训练是以年来计算的。这时候,训练时间短的鸟铳就非常关键了。

因此,他直接给宋宝来下了死命令。

无论多大困难,也不需要改进多少,只比现在这些鸟铳好点就行。40天之内,他至少需要100支全新的鸟铳,需要填补上远距离打击火力的窟窿。

至于更好更新的鸟铳和更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可以以后再说。

玩完了的铳,宋宝来看看天色,却还是想走。

反正他们原来的老家也不在城里,又新得了一些马匹,换着马骑,再多安排些会骑马的士兵护送,问题估计也不大,甚至有可能在天黑前就能赶回去。

李平最后也只好勉强的同意了。

但宋宝来走的时候,李平让他顺便给马永再带个命令:由马永出面,为那三伙儿新划过来的队伍提供三日的粮草,要按足量供应,让那他们在收到粮食的三日内必须全员到达庄子内接受整编。

宋宝来走后,李平一个人继续安静的思考起来,并不断的写写涂涂。

他对下步编设部队有了全新的想法。

他充分意识到没有一成不变的编制,更没有想当然的编制,编制必须依托战术和武器装备的性能来定。

无论是三三制也好,还是五五制也好,或者混编制,其实都是实际战场需求的产物,古人也许见识有限,但他们并不傻。

注释:

明代提及鸟铳射程的书有很多,但大多明显在夸张,可能是为了保密和威吓的作用,或者只是作者的道听途说。

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对鸟铳的射程描述是“百步而竭”,宋应星的非军事著作也言:百步则铳力竭矣,行远过二百步。他们二人的描述应该更为可信。

考虑到明一步五尺约1635米,推算质量好和使用优良火药的鸟铳可伤人的射程约在160米左右,能保证有效杀伤未披甲目标的射程估计也就120米或更低。

而实战中,综合考虑鸟铳和火药的质量问题,以及鸟铳手的训练水平,大部分鸟铳部队的有效杀伤距离很有可能在100米以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