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种政治活动从来都没有明文肯定过,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做法。只是在有明一代举行的次数多了,所以在这些文官心目中,就觉得廷议是理所应当的。
但是,朱常洛可不吃廷议这一套。
因为,朱常洛明白一旦召开了廷议,不论结果如何,最后伤害的都是皇帝乾纲独断的皇权。
所以,朱常洛就把这些上疏建议召开廷议的奏折都压下不发,他也要等一个时机,等一个出头鸟来抨击廷议这种胁迫君父的政治活动。
而这个出头鸟,朱常洛也早就选好了,就看他敢不敢出这个头了,如果出的话,内阁的位置,朱常洛会给他留一个。
如果不出,那就不好意思了。天下文官千千万,从二品以上的京官也有百十号,这百十号人,朱常洛相信没有一个人是愿意沉默一辈子的。
哪怕只让他们担任内阁成员一天,朱常洛相信都会有不少人愿者上钩的。
毕竟,做官到了一定地步的时候,苦苦挣扎多年而不得寸进的时候,权和位之间,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的选择后者。
因为,权力他们已经享受过了,但是名位却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痛。
只要有机会入内阁,哪怕是做内阁小老弟,他们照样也会前仆后继的。
毕竟,内阁是相!
封侯拜相,自古以来都是文臣武将们的终极梦想。
而且,尤其是在文官内卷日益严重的明清时代,谁若是放着内阁的相位不要,就盯着六部实权,要么这人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要么这人就是一个摆烂不求上进的人。
显然,在名位的诱惑下,聪明人往往都会被聪明误的。
像那种“澹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轻看朝廷相位的高尚文士,朱常洛肯定这种人绝对是没有出生的。
但凡有机会出相入将,他们绝对跑的比兔子还快。
这也是为什么封建朝廷可以始终把天下文人都握在手中的原因,因为,朝廷不仅掌握的权力资源,而且还掌握着文人们梦寐以求的名位资源。
所以,他们一心祈求的就是可以以“相”的身份载于史书,传于后世!
这可比以某某部尚书致仕,死后追封太师太傅的身后荣誉,好看的多。
“把这些上疏建议廷议的折子分门别类,看看都是哪些衙门,哪些籍贯,哪些派别的官员们上的,孤要清楚的了解一下现在朝中的格局到底是孰强孰弱。”
朱常洛虽然不看,但是他必须要在这些奏折之中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并且加以利用,或者做个提防。
不然的话,万一最后廷议还是挡不住的要发生,朱常洛这边一点准备都没有,就静静的看着这些人们投票了一个结果,递了上来,他是准呢,还是不准呢?
准的话,显得他好像是一个泥塑监国。不准的话,又会显得他是一个罔顾人心的刚愎之君。
所以,朱常洛必须要打一场主动在我的有准备之仗!
-------------
求全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