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金百通保健品有什么功效 > 第6部分(第1页)

第6部分(第1页)

植物的根很容易被我们忽视,而人类知识的根也这样被我们忽视掉了。植物有根才能枝繁叶茂,人不忘记知识的根,才能更准确地理解今天知识的含义。

人类的知识不是太少了,而是太泛滥了。如果一本书就是一批知识的话,那么很大一批知识都是重复的,今天人们甚至还得具备寻找知识的知识,或分辨正知识和负知识的知识,或认识知识和垃圾知识的知识。有些不合理的知识,本来它们在娘胎中就该死去,因为一些人缺少这种诊断的知识,而让这些怪胎顺利的降生了,如若一些人再缺少判断的知识,就会把这些怪胎领回家,而这些怪胎就会妨碍这些人准确的吸收正确的知识。就算一个很有知识的人,在一个乌烟瘴气的知识市场,也难免会使免疫力有所降低。滥竽充数、玩忽职守、智力低下是导致知识环境脏乱差的病根,对于求知者而言精力是很有限的,因此头脑的清醒才是至关重要的。

知识最早来源于人类的实践,后来又多出一种来源——传授,再后来又有了书籍等相关的传授工具。来源于实践的知识,印象最深刻;来源于传授的知识,条理最清晰;来源于工具的知识,范围最广泛,概括最精确。但归根结底地讲,知识是来源于人类的实践,其他任何类型或任何形式的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衍生出来的。

知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像字母、单词、数字、符号、颜色等,只要有人教授,我们就可以记住的。有些也是我们所必须知道的,例如食品可以吃,而化肥、农药只能用不能吃,这类知识是基础知识或常规知识。一类是通过计算、逻辑推理、科学实验而得到的结论,这类知识可以叫它科学知识。还有一类是研究思维规律和思想价值取向的,只能依赖我们心灵才能捕获的灵感,我们叫它哲学。拥有常识我们就具备了做人的基本条件;拥有科学我们的身体就可以获得丰足的物质生活;拥有哲学我们的精神就可以有所依赖、行为有所方向。常识知识是在感觉世界建立秩序,科学知识是在物质世界建立秩序,哲学知识是在精神世界建立秩序。拥有常识知识可以协助生存,拥有科学知识可以改善(躯体)生存,拥有哲学知识可以使人(精神)趋于完美的生存。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论知识(2)

埃斯库罗斯说:“聪明人不是具备广博知识的人,而是掌握有用知识的人。”什么是有用的知识呢?一种情形是指知识与某一类人的匹配性,例如菜谱或烹调知识对家庭主妇或厨师是有用的,法律知识对律师是有用的,财务知识对财会是有用的等等。另一种情形是指知识之间相比较,较大较重的一方,例如大知识与小知识比较,那么大知识是更有用的;语文知识与地理知识比较,那么语文知识是更有用的;生存知识与娱乐知识比较,那么生存知识是更有用的;哲学知识与常识知识比较,那么哲学知识是更有用的。

知识不论怎样变化,或以何种形式存在,它都与人有密切关联。人类的一切努力,都是试图在保证世界不变的前提下,使自己得到最大的满足与发展,或者说是期望双方相互作用而都达到最大变化值。例如一棵产果实的大树,大树把果实给予人,是希望果实通过人类肠胃的作用,使果实变成富含养分的肥料。而人把粪便浇灌到树根上,则是希望这些粪便通过大树的作用,变成最富营养的果实。人从娃娃堕地之时,便开始了人生的索取之旅。这个世界原本是一个五彩斑斓、取之不竭的宝藏,人想要什么,它便给什么;人想要多少,只要人能承载的住,它便给多少。但是由于知识的问题,人的欲望只是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满足。同样是钢铁,有的变成了奥迪车,有的变成了杂牌车;同样是沙石,有的变成了宫殿,有的变成了茅房;同样是泥土,有的变成了牡丹,有的变成了野草。究其原因,是知识的不同,造就了事物的不同。

人要改造命运,首先要萃取最精当的知识,目的才容易达到。还是那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论财富(1)

父耕满身土

儿食大白薯

可怜舔犊情

养出一条虫

子壮当自强

岂肯吃剩汤

西山打老虎

烈火炼金刚

随着时代的奔跑,人越来越衰老丑陋,而财富却越来越年轻貌美、婀娜多姿。有三样东西令男人癫狂,权力、美女、财富。可透明的社会已把权力肢解的支离破碎,缺少主心骨的美女仿佛正在蜕变成卑躬屈膝的婢女。财富一边吸吮着权力的底蕴,一边剽窃着美女的姿色。当她宣布自己成为三栖明星时,世俗的目光一起投向了她。

再硬的汉子,在枪林弹雨中没眨眼的汉子,在大家闺秀面前梗了梗脖颈的汉子,却在财富面前咽了咽口水。毋庸置疑,我们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已经在这个淫荡的婊子面前失魂落魄、瑟瑟发抖了。因为她风情万种、美若天仙,“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男人不是把精液射进了她的卵巢,而是淌在了她的石榴裙上。

说她是一座山,她就是一座山,世上的每一个人都被拦住去路。说她是一望无际的海,她就是一望无际的海,不知多少英雄豪杰在此翻船。考虑太多时伤神,考虑太少时伤身。我们的祖宗没有它,凭借一亩三分地,照样从土里刨出食来,也能过的悠哉、悠哉。今天的我们像上山的毛驴,被前拉后赶,身不由己地行走在山坡上。中年秃顶是因为它,少女卖淫是因为它,夫妻反目离异是因为它,拦路抢劫是因为它,父子对簿公堂也是因为它。甲乙双方违约是因为它,拖欠农民工工资是因为它,贪污受贿是因为它,跳楼自杀是因为它,顶风作案也是因为它。如若再不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人剩下的光阴就只能被吹到西伯利亚与严寒为伍了。

应不应该去赚钱并不值得思考,因为连小孩子都知道钱这东西有用。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孔子的意思是说,财富这东西如果能谋求到,就是挥鞭子给人赶马车,他也干。“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也。”没有隐士那样的清高品行,而又长期心甘情愿的忍受贫穷,出口就大话什么仁义道德,这种人才是真正羞耻的人。孔子曾教弟子三千,那也不是白教,你总得带点干肉、粮食之类的当学费,才能教你。按现在的话说,孔子也属于自谋职业。孔子这么大的教育家也是这样务实的。因此,对财富采取务实的态度,才值得尊敬。

喜爱财富,几乎是人类的共性。即使一些圣贤也很难摆脱财富的诱惑。只不过是圣贤们更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已。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类对财富的贪欲,并没有把人引领到生活的天堂。更多的时候是走错了门,而误入了地狱的大门。适可而止的欲望,是决定方向和最终结局的关键。因此适度的财富,才会带来舒适的生活。

遗憾的是,“富不过三代”的警示在不断地变为现实。历史在不断重复着创业—富翁—穷人,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如果创业者知道结果竟会如此,莫不如不让儿子成为富翁,后代岂不更好一些。其实事实正是如此,这正像一个小孩,吃了一个大人的饭量,会患消化不良一样。一个没有创业经历的人,也一定不懂得珍惜继承的遗产。挥霍艰辛者的财富,并不亚于抽老子的耳光。钱财对于缺乏经验的人,也会招来一些祸患,这正像皇权身边,经常杀机四伏一样。所以留给子女大笔财产的行为,并非明智之举。

拥有大量财富的人,容易被人联想到不义之财;相反,很贫穷的人,又很容易被人联想为懒惰之人。因为更多的时候,财富代表的是劳动成果。没有劳动自然就不会产生财富。如若一个人在不断地劳动,而又没能产生财富,通常是工作的方法有问题。如若工作方法也没问题,那么通常则是选择的环境有问题。如若环境不能被选择,不能被修改,那只能是命运的问题,这不是每个人都能解决的事情。但这很令人质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