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长青认真地看着王贲,语气坚定:“我的意思是——请保重你自己,并尽可能活得长久些。我相信您早已料到了我的到访,并或许预料我会施压于王家或试图结纳,但从始至终,您都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物,因为我坚信:一个活着且在场的您,远胜过一名离世的将领。因为大秦依然亟待您这样的忠臣保驾护航,”秦长青的话语缓缓而真诚。
对大多数人来说,王贲是大秦的一个不确定因素。他还活着的话,很多事情将会受到影响,就连始皇的决策以及朝廷的局面都会发生变化。因此,若是换作其他人,肯定希望能够尽早看到王贲"离开"。
如果王贲一旦离世,
大秦就不会再有什么变数。
一切又将回到最初的平静之中。
胡亥将失去倚仗,秦长青能够稳定地壮大势力,不断扩展优势,而扶苏则可以全力以赴,在北方争取更多人心的支持。朝中的大臣也不必因王贲在场而不时揣测乃至担心,始皇更能无后顾之忧地独断朝政。
从某种角度来看,只有失去活力或沉睡不醒的王贲才不会带来什么麻烦。
于是当听到秦长青所说的话之后,王贲显得十分惊讶。
他皱了皱眉头说道:
“老臣的身体早已日渐虚弱,现在也只是勉强撑着,命悬一线而已。我究竟能撑多久早就不是我能左右得了的了。况且臣已经多年未涉足朝廷事务了,当今朝里英才辈出,为何还指望一个老人的扶持?凭老臣现在的身体情况,怎么可能再去重归朝堂呢?"
"老臣愚钝,不懂公子的意思所在。"
“望您能解释一番。”
秦长青淡淡地道:
“我会不知通武侯您的身体状况吗?”
“但我现在所说的一切皆出于真情。”
“的确有个人的考量在里面。”
“近日我才深刻地明白根基的重要性。”
"正因为忠诚的老秦人紧密团结,秦国才能够统一六国。正是因为这群人始终扞卫国土,秦国才能够御敌千里之外;正是他们上下一心,使得国家能够稳固民心。而现在,这群曾经保卫家园的壮士们已经被分派到了各地——他们有的被送往了岭南,北海,有的去了淮北或淮南,更有的已经到了辽东。可以说,老秦人早就在各地散落了。"
“如果连根本都不能维系,国家如何得以安泰?”
“我们的国策就是农业战争两方面发展。”
“然而尽管战况看上去平静了下来,但这帮忠臣勇士还未完全回归家园。假若世界是真正的和平与安宁,国政无任何麻烦的话,秦朝确能继续稳固其政权,可当下局势复杂且六国旧臣蠢蠢欲动,力求复兴,企图夺回曾经的权力领土。"
“以历史的经验来看,这场复兴的风暴将再度来临。”
“但是那时,还有多少老秦人会选择为了他们的国继续战斗呢?”
“王贲你在朝廷、在关中、在军队中极具有威信,如果一旦天下局势出现动荡,你现身安抚,必能提振士气,增强军队内部的凝聚力,确保我大秦基业不会丧失。”
"另外,既然我秦国已然觉察到了根子上的一些问题,必定会对这些不利影响作出弥补措施。不过这个调整阶段肯定会伴随着种种不适,有你在场就能平息这些反对声音,使这个过程尽可能平顺地完成。"
“这才是王贲对于我国最大的价值!”
"还有一点。”
“我的确怀有一些私心,王贲你对于军中和官场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这可能影响朝廷走向。我对目前朝廷形势不太满意,或许以后还得麻烦侯爷帮忙清理朝廷中不适宜的人选。”
“不论是从公还是从私的角度,我都真心期待侯爷能够活下去。”
"我们秦国建国实属艰辛。如今那些功勋的朝中长辈一个个离世,随着我父亲身边的帮手越来越少,而如果侯爷仍然健在的话,可让父皇有所宽慰。"
秦长青嘴角扬起微笑。
看着眼前的王贲深邃的眼中满是触动,拱着手说:"感谢公子的坦诚告知。我这躺在床上不起作用的人哪有公子您信任的资历,老臣。。。"
“我真是惭愧至极。”
秦长青微微笑了笑:“通武侯不必过分客套,王氏家族对我大秦国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