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受益后代,我应对此心存感激。”
“以通武侯您的身体情况,应尽快休息。”
"今天我前来拜访通武侯是来看看你,并向你说一些由衷的感慨。并非来为难将军你的,若父王知道这事,我怕免不了会受到责备。"
"哈哈。"
在王贲无法阻拦的情况下,秦长青将他的头轻轻放置到靠椅上去躺着。此时他看秦长青的眼睛满是感叹和思绪的翻飞。
在这期间,公子胡亥实际上常常来到王
通过今天的交谈,王贲发现,十公子对治理国家已形成一套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洞察非常深远。如果真能按十公子所述的方法去做,即便是六国残余势力再度兴起,关中也不会丢失,关中一旦稳固,六国那些企图恢复昔日荣光的人便难以达到目的。
然而,
王贲也隐隐感觉到了一个趋势:十公子似乎愈发不愿甘居人下。
尽管皇帝一贯大权独揽,导致父子间冲突愈发剧烈,而这可能是十公子找上门的一个重要原因——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因此,他似乎有意避开直接争执,同时还希望借助一些皇帝信任的人物向上传达他自己的建议,从而让这对父子能够有缓冲的余地。
但是涉及这种政治观点的对立,身为旁人的王贲又哪里敢插手?
即使皇帝对他颇为信任,但他深知,君王毕竟是君王,臣子也只是臣子,终究地位迥异。如果他真的涉足其中,只会给整个王氏带来大祸临头。
王贲在心底叹息不已。
对此事感到无可奈何。早些年,皇帝对扶苏的评价是德有余而才智不足;而如今,十公子虽然德才兼备,但又让人忧心他的锋芒外露。
王贲摇着头,没有再多考虑这个复杂难题。他开口道:“刚才聆听十公子的言论,似乎您已抓住了秦国稳定的根本之道。可是既然已明晓了根本问题所在,为什么要退求其次,在卫国设立一个新的学术殿堂呢?”
秦长青眉头轻轻一蹙,
他答道:
“理解一个问题和实际解决问题完全是两个层面的事情。”
“就目前秦国的状况,我们无法立即解决所有问题,因此不得不循序渐进,慢慢来处理它。”
“为什么?”王贲皱眉反问道。
秦长青接着道:
“因为在实际上秦国对于天下并未像表面看上去控制得如此牢固。此外,当地的豪门家族与学者群体,原本即反秦之心甚切。如今连想让他们为秦服务都困难重重,怎么让他们参与编修书籍呢?”
在和平时期的修订书籍与混乱时代的修订典籍,其实各自代表不同的内涵。
书籍乃文化思维的具体表现。
回顾史实,历代太平盛世中的修书工作其实都是基于旧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发展的新成果,然而被称为太平盛世修订着作的前提往往是当朝统治已经获得了大部分土地拥有者和社会上层集团的认可和支持。而在这样的盛世时期中,为了更加巩固国家的稳定性和强化其统治力度,便会启动大规模的思想统一运动,这就引出了“盛世修订书籍”的理念。
然而秦国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
秦国是在一片废墟中重建,开创了一种全新体系。
只是秦国所建立的新机制并未充分展露出令民众信服的核心理念,这就造成了现今各地普遍抗拒秦国的现状,甚至包括朝廷内的高级官员在内。
这些官僚们的治理理念仍然停留在上古王朝的传统观念之中,
以为世家和贵族应当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
因此现在的朝中官员们和世家大族追求的利益本质上没有区别。
军功爵制逐渐解体的现象不仅是因为秦国缺乏可赏之地以资激励,或许更是先前那些成功者为确保家族长期垄断权位有意识地削弱后来者的晋升途径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