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娘是个三十出头的俏妇人,热情地迎上来招呼。
章氏笑道:“给娃儿挑些棉布做衣裳。”说着,眼睛爱怜地逡巡了几个儿女一遍,手还摸了摸照人的头。
老板娘顺着章氏的眼神各个打量了一遍,笑着啧啧称赞:“姐姐和姐夫真是命好,三个娃儿都长得好,一看就个个都是有出息的。”
这话听在沈丘山和章氏耳里尤其受用。照人则不以为意,哪个爹娘不觉得自己的儿女好?倒是这老板娘不似一般的生意人那般虚浮,脸上倒有几份真意,瞧着让人觉得舒服。
照人跟娘说要选些颜色清淡素净的棉布,她瞧着那印花布料红红绿绿的,穿在身上实在俗得很。唉,在这个地方,怕是这些红花绿叶的印染就是当下农村里时兴受欢迎的了。
她眼睛滴溜溜地在老板娘拿过来的一匹匹布布料上瞧着比较着,最后没看到满意的就选了一块苏青色和鹅黄色的纯棉料子。她要娘多扯多些,买些绣线在上面绣上花样比买那花花绿绿的布好看,后又对娘耳语了几句。
章氏听得脸上笑意融融,虽不知闺女哪来的怪想法,倒很是期待她说的那个“亲子装”,又依着闺女的想法自作主张的为家里的大小男人们挑了藏青色和土黄色两种颜色的料子。这两个料子耐脏,又是闺女眼里认为的有“男子气概”的颜色。
三个大小男人委屈地跟媳妇(娘)争取要自选布料颜色的权利,章氏将闺女的话跟丈夫和娃子们复述了一声。听得父子仨不住赞同,连道这主意好。
照人笑咪咪地看着爹娘和两个哥哥,心里暖融融的。
老板娘瞧着这和气关爱的一家人也是欣羡不已,尤其是那小女娃,瞧着有主见却不伶俐乖张,极是知分寸的,怕是大富人家也难养将出这样心慧眼慧的小姐来,那股沉静清净的性子更是难得。想想自个的丫头,唉!
买好了布和绣线出来,就上对面的杂货铺买家什,接着上铁铺里买农用的铁具,然后又去了菜市场,将整个东清镇都走了遭。家里该添置的东西都买好了,也给儿女们买了习字用的宣纸和笔墨。照人总算见识了古代市集的模样了。
虽说要早点回,还是捱到了未时才赶着车回家。
牛车上没有加盖棚子,照人被太阳晒得精神蔫蔫。小身子随着牛车一摆一摆的,心里寻思着一定要做顶车棚,不然这下雨天或是太太阳天不把人折腾死。
第六章 农忙
*有推荐票的砸几张给照人吧,收藏照人也喜欢。*
趁着天晴,照人同玉眉玉秀她们上山扯了几次笋后,竹笋就出山了,这时的竹笋长成了嫩竹子。晒了几回笋子,后院的香椿芽也摘了好些晒干收了起来,这干货放到冬天少蔬菜的时候吃,格外爽口。
待浮萍始生柳树发芽鸭子下水山和尚也跳到枝头上欢快鸣叫的时候,意味着第二拨农忙就要开始了。
沈家要栽地瓜芋头蔬菜玉米的三亩地已经耙过第二遍整好垄了,就等着下一场雨来把菜秧瓜苗栽下去。又赶着时间将栽秧的水田耙过,撒上土肥和粪养着,栽了地瓜秧就要栽水稻了。田地里的油菜和冬小麦快要收割了,蔬菜秧子也出苗了要匀苗栽种。
离夏日还远,照人的衣裳做得也不急,在这晚上没有娱乐的时代,睡不着觉这针线活便成了照人的寄托,常点了油灯靠在床头细细地裁细细地缝。宁静的夜里,油灯的火光在墙上不停地跳跃着,房间里只听见衣料抖动摩擦的声音。
这天晚上终于下雨了,经过一夜的雨水浇灌,田地湿透透的,地瓜秧可以栽了。
地瓜和玉米算是农家的第二道口粮,米粮不够吃的时候,就用地瓜玉米拌着充当主食,所以这活儿马虎不得。
秧种早了难活,种迟了瓜儿太小收成不好。在农村,田间地里山上的哪样活儿不是按时节耕种收割?老祖宗传下来的习俗是有道理的。
沈丘山夫妇把秧苗从地里割了挑回来,照人和哥哥则在家里剪枝。两三根叶片儿一段,剪一大把就用稻草绑一茬。
剪了一天就将两亩地栽的秧苗剪好了,第二天照天也下地去栽种了,留得人一人在家。
她将剪剩的地瓜藤的嫩叶切得细细的,再拌上谷糠拿到鸡舍里喂鸡,粗藤则剁了煮猪食。
见鸡们抢食抢得欢快心里也高兴,站着数了数鸡的数量,一只没少。然后移着步子到鸡棚里捡鸡蛋,捡一个数一个,整个鸡棚都寻了一遭后,发现鸡蛋比往常多了一只,想是又有一只鸡下蛋了。
她哼着小曲儿将鸡舍的木栅关好进了伙房,将鸡蛋全数放进碗柜下的鸡蛋筐子里。
家里的两头猪是开春时从镇子上抓来的,现在有七八十斤重了,生得肥嫩水滑的。她分作几次将猪食提到猪栏里,瞧了会儿见它们并不拱食又不抢食后便不管它们了。它们的邻居——牛,春上的时候经常下田劳作是不在“家”的,所以不用照管。
她在屋里走了一遍,远看看近看看,将家里的布置在心里琢磨了一番后就动手整理起来。
坛坛罐罐都移到伙房去,篓子筐子畚箕类的都移到柴房去,那两间房宽着呢。桌子椅子也移了位,将能挪得动的东西都各自移到了她认为该放的地方去后,再一打量,发现屋子宽敞舒服了许多。虽不如有钱人家的雅致,但也不失格调,照人心里很是满意。
她家不算穷,该有的东西都有,稍微整理一下就有了样子,想是爹娘常忙得很,没功夫布置而已。接下再把地面打扫干净,桌椅器具擦拭干净,脏被面帘子换上干净的就差不多了。
这一忙碌就到做午饭的时候了,照人取下脏灰灰地头巾赶着到伙房做午饭。
下午无事做,她便提上篮子去青山里捡蘑菇,这个时候玉眉她们是没空的,不像她家里不需要她下田下地。春明他们家也在忙着,都好些天没上她家来了,连邓奶奶都去地里忙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