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刀切’来说,这题显然不合格。”方朗颠道。
“确实。”“嗯,成色的确很不够。”
“毕竟三岁小孩都能想到的题目,哈。”
“你们……#”詹贯壕略表不爽。
“又破防了?”
“巨婴。”与之相熟的匡灵舒戏谑。
谜题往往有优劣之分,自然就产生出分级的概念与系统。
这场盛大解谜游戏的规则、系统,也逐步展开。
一刀切:始祖级的二分法,直接了当的把谜题切分成合格跟不合格两大块,可说是最基础简洁的分级。
至于谜题的合格与否,大致定义为——是否至少算是像样点的谜题。
当然,谜题的评判往往很难有绝对标准,可说全盘取决人的观感,就连“像样与否”也很吃各人感觉。
故此,约略在合格线上下徘徊的谜题,到底合格与否,也常有歧异,五五开、六四开,乃至七三开都有之。
蒯旻厝:“但若以五分法来说,这题或能升上两栖吧。”
李妙毡:“有点微妙说,五分法大概能升上第二层的两栖。但在四分法恐怕只能停在最初的加法。”
“这也算是各种分级的有趣之处。”
五分的脊椎动物:一种五分法,自低级往高级依序为——鱼类,两栖,爬虫,鸟类,哺乳。
此分法刚提出时为四阶,爬虫与鸟分在一块。但被人指出,鸟类和人类都是能自体发热的温血型动物,加上鸟类的巅峰智商堪比人类幼童,怎样都该高于爬虫类,于是辟成五阶。
四分法的四则运算:四分法,即“加、减、乘、除”。
最初提倡的四分法,有像是四季的春夏秋冬、四方的东南西北、四民的士农工商、四元素等。但这些尽无明确的循序增减状况,故不合用。于是便有人想到了近在眼前、越来越难、小学所教的加减乘除。
“这题能算两栖吗……”
“我觉得可以,因为创意还是有的。”、“也就一丁点创意。”
“哪门子创意!不就混在一起搓汤圆罢了?”
“围事仔嘛,搓汤圆很合理。”、“真不愧是圆仔。”
搓圆仔,即闽南类方言用于指:调解、密会协调、大事化小……。
“混在一起?是说撒野牛肉丸吗?”扈琦湍戏谑道。
“濑尿虾么,嘻嘻。”孟开衡也打趣道。
“创意在于他好歹还能想到把章鱼和贝壳相加。”
“何谓好歹还能?”“好像也有道理……”
“又好像怪怪的。”
“的确是有一点点干货,但水分也……”
“水分也不多!因为根本没啥体积质量可言!”
“哈哈!”“就是道简单有点趣味的小品咩。”
“说到干货和贝壳,上次他不也出了这类题目?”
“啊对对对!刘谧娟还吐槽说:你是三千年前住在那里吗?”
詹贯壕之前出过一道叫“退货”的谜题——
退货。
——猜本市的某地点、区域。
当场,没人能猜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