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传奇的是,在九江学习了15年,他一次没回过沛郡。到王莽篡位的时候,他觉得以学问出仕已没什么意义,就回到原籍。可是,桓荣回乡不久就接到恩师朱普逝世的消息,于是再返九江,赴丧。不知是贫穷而无返回的路费,还是他太留恋九江,他干脆就不再回乡而是留在九江教学。不多时,弟子就有了好几百位。
能教好几百位弟子,经济收入不再是问题。但是,紧接下来的事情是王莽政治失败,天下大乱。天下大乱当然会影响教学秩序,桓荣就带着弟子并携带经书跑到山谷中去授课。再后来,他就转回江淮之间,仍以教学为生。
在他的弟子中有一位豫章(今南昌)人,叫何汤,被朝廷选中向刚被立为皇太子的刘庄教授《尚书》。由于何汤的教学成果显著,刘秀自然会问到他的老师,于是桓荣就被皇帝召见。
刘秀通过与桓荣交谈,大有相见恨晚之意,面对60多岁的桓荣说:“得生几晚!”时值国家研究《欧阳尚书》的博士缺位,刘秀则当即任命桓荣。桓荣十分谦虚,乃推荐了自己的两位同学彭闳与皋弘。由此,在皇太子刘庄身边形成了一个专门研究《欧阳尚书》的小集团。
由以桓荣为首的这个小集团指导刘庄的学习,造就刘庄的皇帝与学者的双重身份,就成为必然之事。
刘庄在即位两年后(正式使用自己的年号1年3个月后),亲临国家大学,举行儒家盛大的射礼;7个月后(永平二年冬十月,公元59年),再次光临辟雍,举行敬老大礼。这个大礼的核心是敬事“三老五更”。
所谓三老,是县乡两级负责教化的官员的称谓,由50岁以上的长者担任。战国时即有此官职。所谓五更,是指原在国家公职上退下来的有经验的老年人,也负有民间教化的责任。按着西汉已经成为儒家典籍的《孝经纬?援神契》① 说法,“天子尊咸三老,兄事五更”;按此之后成书的文献《白虎通义》①的说法,“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更有何?欲陈孝弟之德也”。
刘庄在发表学术演讲的时候,十分客气地说“眇眇小子,属当圣业”,可谓谦虚之至。接着他表明了尊重三老五更的明确观念:“三老李躬②,年耆学明;五更桓荣,授朕《尚书》。《诗》曰:‘无德不报,无言不酬。’其赐(桓)荣关内侯,食邑五千户。其赐天下三老酒人一石,肉四十斤。”还有,让各地官员抚恤孤儿与老人,以表达皇帝仁怀天下的意思。
这是汉刘第二帝国的一次政治盛会,引来了数万观众。这些观众不受身份限制,有官员,有富绅,也有平头百姓,整个现场也没采取特殊的警卫措施。观众们可以站在辟雍四门的护城河桥头上往里观看,那时的桥看起来十分坚固,如此之多的人站在桥上,竟没发生坍塌事故。虽然是替古人担忧,现在想来总也后怕,若是发生了坍桥事故,一场盛大的典礼不就变成了国家丑闻吗?
整个养老礼的高潮环节不是刘庄发表政治演讲,而是以皇帝带头,对其师傅即现称五更老人的桓荣进行学术提问。问题当然是疑难类的,并且绝对不会提前准备台词或答案。在皇帝提问之后,其他专家学者也向桓荣发问,而后桓荣一一解答。
在这场盛大的学术与权力组合的演出之后,刘庄又为功臣的子孙和樊③ 阴郭马四姓外戚及皇族的远支族人设立了专门的贵族学校,并且首都的中下层官员即所谓“自期门羽林之士”,必须基本上背过与理解《孝经》的内容。
明帝刘庄推行学术与政治结合的政治策略,产生了重大的效果,连匈奴的领导人们都派遣子弟入学学习汉文化。这标志着一个文化超级大国的正式形成。
汉刘第二帝国的第三代领导人继续推行文化超级大国的政策,并且更注重学术规范的建立。到刘炟继位当皇帝的第五个年头(建初四年十一月,公元79年),仿照西汉皇帝的石渠阁会议① 的模式,由皇帝钦定儒学经典教材。由于该次学术会议举行的地点是首都洛阳的白虎观,故而叫白虎观会议。
与汉宣帝的石渠阁会议相隔130年而举行的白虎观会议,可谓汉刘第二帝国的一件政治大事,也意味着第二帝国正式恢复了第一帝国的往日荣耀,并且这次会议比130年前的石渠阁会议规模更大、时间更长。参加会议的著名学者有丁鸿、桓郁(桓荣的儿子)、刘羡、鲁恭、班固、李育、英逵、魏应、杨终等人。会上,由五官中郎将魏应提问,著名学者们分别回答,由侍中淳于恭平奏其议,皇帝刘炟“称制临决”。
对于皇帝确定的答案,由班固分类编为《白虎通议》,再由皇帝下诏颁行天下,即为钦定教科书。《白虎通议》不同于石渠阁钦定教材的地方就在于,它大量引用谶纬学说,使经学与神学混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神学经学。用现在的话来说,使迷信学说得以合法化。
刘炟召开此次会议的决心不仅是继承祖父刘秀、父亲刘庄发展儒学的遗志,而且是要与130年的那位汉刘祖宗接上脉续。他在决定开会的诏书中明确地表示了这点,似乎为显示自己年少好学所打下的学术功底,在诏书中他多次引用儒家文献以及孔夫子《论语》原文。其曰:
夏商周三代训导人民,以教育为本。我汉刘天下在暴秦之后,推崇儒术,设立了《五经》各专业,并置有相应的博士官位。而后呢,学者们精心研习,各有师承之称,实际上学说不一。孝宣帝认为那个时代的人们已经离圣人很远了,应当更为广博地学习有关儒家著作,就设立了《大小夏侯尚书》的博士,后来又设立了《京氏易》的博士。到世祖中兴,在建武年间又设立《严氏春秋》、《大小戴礼》的博士。以上二位祖先,都是为扶进微学、尊广道艺而努力的。
中元元年诏书称:《五经》章句烦多,讨论精减一些内容。到永平元年,当时的长水校尉上奏说:先帝弘扬儒学确是大业,但要根据时代特征而施行不同的学术策略。
我现在就本着这个意思,召集著名学者们共同讨论经义,以便有利于后来的学者们有自学教材。
孔夫子说过:“学之不讲,是吾忧也。”又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唉呀哈!大家与我共勉吧!
他这一声“唉呀哈”(原文为“于戏”的感叹词),使他成为东汉历史上最受人尊重的皇帝。他爹刘庄虽然也以儒学学术见长,但过于精细乃至于苛薄;而他刘炟呢,宽容的天性似乎与生俱来,所以,大约在又一个130年后,一位知名学者兼军事强人曹丕评价他们父子说:“明帝察察,章帝长者。”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我反抗 所以我存在
汉刘第二帝国经过前两代领导人的努力,建设文化超级大国所有硬件已经备好,第三代伊始将软件安装就绪,开始高速运行。但是,这个文化超级大国再强大,总会遇到反抗,并且这个反抗并不来自外部,而是来自于内部。
帝国内部的抵抗绝不是毫无意义的,相反,对整个帝国政治命运的影响非同一般。“我反抗,所以我存在”成了东汉的道德风向标,尽管那个时代人们并未如此哲学化总结。
在历史上留下“举案齐眉”成语故事的梁鸿就是一位坚定的反抗者。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西安北)人。他的父亲梁让是王莽时代的既得利益者,被封为修远伯,奉祠远古少昊氏。但是,梁让很早就死了,幼年梁鸿就用一领席子卷了父亲的尸体,埋掉。由于是王莽封的远古贵族的后裔,梁鸿得入太学学习。虽然很穷,但能保持气节。他学习的方式与常人不同,勤于阅读而不拘泥于字面意思。学成后,没得官做,就到老家附近的上林苑中去放猪。
放猪的少年梁鸿可谓时运不济。有一次,他不小心未灭尽烧饭的余火,烧了别人的临时居所(也是上林苑中的闲房子)。他不逃避责任,就问被烧居所的主人损失了什么东西,而后把自己的所有猪都抵给人家。人家嫌少,他就以身为仆役抵偿余价。梁鸿给主人干活非常勤奋,从不耍滑,主人家的几位年长的邻居猜知梁鸿不是一般人,就共同做主人的思想工作,让他把猪群还给梁鸿。正直的梁鸿坚决不要,起身返回乡里。由此,梁鸿名满长安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