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老子对万物生灭的认识,类似西方古代哲学家泰勒斯。泰认为万物都出于一种简单的元质,它是无限的、永恒的而且是无尽的。元质可以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各式各样的实质,它们又都可以互相转化。他说:〃万物所由之而生的东西,万物消灭后复归于它〃。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注释】归根曰静:复归本性,复归、顺应其赖以生存的〃道〃,便可以平和虚静。静曰复命:能够平和虚静,便可以说是依从了天道客观法则的命令,回复了天赋的本然。复命曰常:顺应客观自然,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常规。知常曰明:能够认识到这种万变不离其宗是事物演化的常规,可谓是明智。
人们处理事物,应该把握住道的普遍常规,体会到循道保德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抓住这一根本,在实践中则能无往而不胜。孟子曰:“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漫谈】道乃是万物之宗本;万物,乃道之末。道在万物和人身上的体现就是“天性”、“本德”,在万事中的体现就是规律、法则。既然道在人身上表现为天性、本德,那么对人来说,只要复归于本性,就等于体悟到了道的妙义,即所谓“道之大,复性而足”。人的天性,源于自然,若无污染,本可不假修为,无意而安行,但世人往往见闻浅短,身心纷乱,驰骛于争夺之场,其本性被名利与物欲所蒙蔽。所以俗人就有一个复性的过程,复性的具体方法就是去妄。妄是人对事物的错误认识,它如尘埃一样遮蔽着人的本性,因此,只有去妄,才能使人的本性恢复到原来的澄明状态,以复其天性。然而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逐渐消除本性之外的东西,心性之外物消除一分,本性就复一分,这样不断“消之复之”,才能最后至于“复命”。
【漫谈】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不知常,妄作,凶。
【注释】常:事物演化的常规,指〃道〃。妄作:不顾客观规律的胡作非为。
老子的道指出了宇宙物理与人事必然法则的因果律,自然界的事物都摆脱不了自然律的规矩,所以人也必须修德以依从于道。孟子说:〃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这里所说的天、命,指的就是客观自然的必然规律。不依从这常规之道的胡作非为,必定会受到自然法则的惩罚。哲学家黑格尔也认为老子所谓的〃道〃就是理性、尺度。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注释】容:包容、宽容。公:公正、公平。殆:危险。
老子哲学不仅仅满足于对道亦即是对万物生成变化规律的认识和说明,而且还要从中确立人生和政治的行为准则。圣人最显著的品格,就是对自然万物与人类社会基本规律的掌握与运用,将自己的行为与天地万物的运行变化规律融为一体。能明白这永恒的客观法则,对事物就会淳厚宽容;对事物淳厚宽容,方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方能全面周到;全面周到,方能符合自然法则;符合自然法则,方是符合道;符合道,方能平安久长,终身没有危险。
【漫谈】一个能理解万物共相的心智才会像上帝那样公正地观看世间事物,而不是从一地一时的观点出发;它会不期望、不恐惧,也不受习惯信仰和传统偏见的束缚,而是恬淡地、冷静地、以纯粹追求公理的态度去宽容和博爱事物。他会把公理看成是不含个人成分的、纯粹的,是人类可以达到的知识。为此,对待共相的知识,便会比对来自感官的知识更为重视;因共相的知识是个人经历的事件所不能渗入的,而感官的知识则必定依赖于独特的个人观点,依赖于人身,而躯体的感官在感觉事物时,有时会歪曲它们。只要心灵习惯于这种共相,它便会使自己不是归属于一座和其余一切相对立围城中的公民,而会把个人目的和欲望看成是整体中的一部分,从而会自然地在行动和感情的世界中保持自由和公正,故而会终身没有危殆。
意译
尽力使心灵达到虚寂的极点,坚守清静达到极点,万物共相生长变化,我可以观察觉悟到它们的循环往复。
那万物演化尽管繁杂,但最后还是复归、顺应其赖以生存之〃道〃。
复归、顺应其赖以生存之〃道〃,便可以平和虚静。能够平和虚静,便可以说是依从了客观法则之命令。
依从客观法则之命令,是事物演化的常规。能对这常规有所认识,可谓是聪明。
不能对这常规有所认识,而主观妄为,其结果将是危、殆、险、凶。
明白了这永恒的客观规律,对事物就会淳厚宽容;对事物淳厚宽容,方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方能全面周到;全面周到,方能符合自然法则;符合自然法则,方是符合道;符合道,方能平安久长,终身没有危险。
原四十七章 不出户
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不出户,知天下;
【注释】宇宙中万事万物都生于道,而最终又归于道,因之万事万物必然存有内在的同一性。世俗眼光仅仅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