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的。”廖思渝这些年一直埋头苦读,就是因为心里憋着一股劲。“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我努力,总有一天会成功。”
母亲这些年太辛苦了,他发誓要考上大学,成为一名国家干部,让她以后不用再为自已劳累。
现在他又希望自已能像夏臻一样,凭写作赚到钱。
成功当然最好,就算不行,至少他的文学水平,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以后上了大学,有了更多的时间,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你能这样想就好。”夏臻总觉得六十年代出生的男孩子,身上普遍有一股劲,这是前世的八零后九零后身上很难看到的。
倒不是说他们不行,而是从小的生长环境不一样。
六零后大多出生贫困,只要遇到机会,就会拼命抓住。
八零后九零后的物质生活已经很丰富了,所以拼劲比不上他们。
还有就是六零后身上有股特别的朝气,因为他们永远相信,未来会更美好。
“夏臻哥,下半年我就读高二了,明年这个时候,我会参加高考。”说到这些,廖思渝又有些兴奋。“你说我现在开始复习好,还是等明年再说。”
因为思考怎么写文章,学习上的事肯定会有所忽略。
这几天他总有种负罪感,感觉不好好学习,却去学习写文章,对不起母亲。
“这种事哪里有标准答桉。”见他居然连这样的问题都问自已,夏臻只好担任一次知心哥哥。“就我个人而言,两者其实没有多大的区别,你写文章,锻炼的是你的语文能力,这方面有进步了,不管政治历史还是语文,学起来就会更容易。”
一个表达能力强的文科生,组织文字的能力自然更强。
同样的内容,表达得好,扣分的机会就更少。
何况语文是门综合学科,一般写作能力强的人,语文成绩大多不会太差。
“所以你是赞成我利用暑假写作?”廖思渝听懂了夏臻的意思,心里马上有了偏向。
从内心讲,他也是这样选择。
只是心里总有些担心,怕自已浪费了时间,明年高考会失败。
“也不能这样说。”夏臻想了想,觉得不能把话说得太满。“你可以利用早上头脑比较清醒,用来背诵相关知识。下午晚上再来研究如何写文章——”
如果他是成年人,夏臻会直接告诉他,世上从来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不管你选择哪一个,最后都会后悔。
这不是他瞎说,而是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得出的结论。
除非廖思渝像自已一样,既有能力高考成功,又在写作方面取得成绩。
问题是自已有重生这个金手指,所以才敢这样做。
普通人能做好一件就已经很难了,何况两件事同时进行。
在夏臻看来,廖思渝最大的可能,是复读两年,再考上大学,想一次成功,希望真的不大。
实在是现在采用的是四年制中学制,比别人少读两年,基础肯定差很多。
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智商高到离谱,才有可能一次成功。
廖思渝如果能放平心态,通过复读把成绩补上,成功的希望才比较大。
“那我就订一个学习计划,照你说的做。”廖思渝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兴奋地回家了。
夏臻望着他的背影,轻轻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