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亭松猜测,这应该是那天一起喝酒的邱设计师画的。
不得不说,这张图纸确实是赵亭松目前最需要的,如果没有机器,制作蚊香只能完全靠手工。
这样效率会大打折扣。
但是有了这机器,产量就完全不同了。
赵亭松心里对吴老是真感激,虽然当初是他冒着生命危险救了吴老的命,可他觉得吴老给他的报答已经太多太多了。
这一千块就当他借的,以后若是挣了钱,肯定要还给吴老。
大队部的干部开会的时候,赵保国就跟大家说了赵亭松准备带着大家制作蚊香的事。
几个村干部听了都很震惊。
震惊之余,又觉得不靠谱,赵亭松是他们从小看着长大的娃,他有几斤几两,他们都是清楚的。
现在他要带着大家一起卖蚊香,他有那能力吗?
自家的孩子再差做父母的都拿他当宝,但他们可不会像赵保国那样对赵亭松盲目自信,认为这事很容易就干成。
现在正是农忙的时节,又是种粮食又是种红花,谁还能腾出时间干别的。
说白了还是没想着靠这个挣钱,要是有钱赚,就是一天不吃不喝他们也要干。
这些人想什么,赵保国心里很清楚。看到大家都反对,他一点也不慌。
等这一个个的吵完了,他才道:“小满前阵子去了趟南城,直接签了五千盒的订单,咱们这供销社一盒蚊香卖五毛钱,五千盒你们自己算算多少钱。”
“二千五,那可不少了。”夏红生对钱方面的事情最敏感,听到赵保国这样说,脱口就算了出来。
队里的干部听到这个数字都难以置信,他们知道赵亭松出去了一趟,却不知道他出去干什么。
结果他不声不响就干了这么一件大事。
种红花都已经够挣了,现在做蚊香竟然还能更挣钱,这样对比起来,是个人都会心动。
刘建民道:“可我们村里也没人会做蚊香啊。”
赵保国回他:“小满会,我们家里的人都跟着他学了,也没多难,看一遍基本就会了。”
他这样一说,大家都有些心动。
共事这么多年,赵保国太懂怎么拿捏他们了。
又道:“我们卖给部队,价格肯定没供销社卖得那么高,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我和小满商量了一下,决定给参加制作的人每个月发五块的工资,若是干得好的,还给额外的奖励。”